【名人看金沙】之中国文学系列:源村的启示

日期:2021/03/17作者:金沙酒业

刘.jpg

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文学博士。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老舍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曾访学及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有《文学的共和》《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时光的木乃伊:影像笔记》《无情世界的感情》《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与他人合作),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 《人民文学》《南方文坛》”2013年度青年批评家”奖 ,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从金沙县城去往源村的路上,天上云朵盘旋,太阳在云层背后明灭不定,远处连绵起伏的山丘上叠映出深浅不一的绿色,鸭黄、嫩绿、深绿、墨绿,偶尔从天穹中直射下一束金光,仿佛宇宙幽深之处传递来上天的启示。这是一番神奇的景象,与车轮底下盘旋不已的山路构成鲜明的对比。如今的山路已经修得很好,没有碎石、泥泞或者崎岖不平的路面,仍然会给人险峻之感,可以想见,倒退回十年、二十年甚至更远之前,生活在群山丘陵褶皱处的人们,进山出山是多么不易。出门去自家分散在平坦之处的田地干活,路上也要耗去许多无谓而无味的光阴。

 
这是赤水与乌江之间的干热河谷,此地的好处是产酒,在这狭小的三角地带孕育了中国最好的酱香白酒:茅台、金沙回沙酒、习酒....数千年来因为环境的封闭,好酒也怕山路遥,当地那自足而稳固的生产与生活形态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事实上,那种封闭的自足本身蕴含许多无奈与孤独的成分,他们对外界所知甚少,而外人对他们也无所用心,那些晦暗不清的人生与内心只是蜕化成历史中的几个词语以及羁旅游宦之人留下的典故:夜郎自大、黔之驴、龙场悟.....这些并无助于理解今日的贵州、毕节、金沙和源村。刘2.jpg

如果没有金沙酒业的老酒窖厂,源村就是一个坐落在丘陵伏地、平淡无奇的山村。我们跟随人民文学杂志社组织的活动,去访问金沙酒业的扶贫点。活动在镇政府的院子里举行,给贫困户每户发放一袋米、两桶油、一床被子、二斤酒,这个仪式性活动简单而欢快,大家都很高兴。但我知道,其实这也仅仅是一个仪式,真正的扶贫不是发点实物就完事这么简单,一定有更为复杂而持续的举措。

 
这几年的扶贫攻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很大效果,各地自然环境、资源和传统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形式。就我走过的许多地方来看,从东北到华中、从西北到西南,普遍有种城镇化模式。比如路过遵义播州,看到鸭溪镇也盖了鳞次栉比的商品房,那不过是个小集镇,房地产商盖这么多房子,都是卖给附近的农民。这无疑是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出现的现象:农民的土地和他们的居室分离。
 
农民或者常年在外地打工,或者只在农忙时回乡劳作,和土地的亲缘关系已经终结。在小城镇买房子的好处在于,一方面由于现在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买了城镇的房子,如果孩子长大了离开本地,父母容易转手房屋跟随孩子迁徙;一方面也是城镇本身有很多生活、医疗、交通、教育的民生便利,而现在的乡村道路水泥化之后,居住在城镇的农民骑着电动车下乡去种田也很方便。在鸭溪这样的小街头买房的还算是不太“成功”的农民,那些做生意略有积蓄的,都在毕节、遵义甚至贵阳买房子,县一级的公职人员一般也会在市内买房子:工作处所和居住处也是分离的。
 
这种物理和地理的分离实际上表征了心理的分离,中国偏僻角落最基层的共同体单元出现了离心的现象,新生代的农民自动或者被动地被资本的离心力甩出了原先的凝聚性共同体结构中,前赴后继奔到资本运行的第一线,充当生产线和消费渠道中的一个环节。因为身体从其生成空间中剥离出来,却又无法摆脱周期性的复归——毕竟能够扎根于资本都市的是极少数,所以他们的精神处于摇摆型的动态割裂中:每当割裂的伤口即将痊愈或者遗忘时,对于故乡的回归再次将其撕裂,因而这种伤口成为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病痛。伴随着乡村土地的资本化,故乡也日益形象模糊,以至于失去返回的道路,而在城镇中暂时获得一块没有根的住宅,与之并行的必然是有关传统、习俗、心灵和精神的重新结构。
 
不过,源村倒是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依托本地既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农民没有离开自己的故乡,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没有割裂,也让经济得到了提升,分享改革带来的红利。费孝通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归纳过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和离乡又离土的“温州模式”,这两种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进城民工那里多有表现,近年来又出现了城郊代耕农或者季节性的麦客那样的离乡不离土的现象。在源村这个最基层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山区同样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离土不离乡的内发型样态,这是新时代乡村综合发展的勃勃生机。刘3.jpg

源村有接近四百年酿酒的历史,在新中国初期就成了窖酒厂,如今还在运作,只是在城关镇大水村又扩建了新的厂区。整个镇子里终日弥漫浓郁的酒糟香气,在烈日下让人不禁有微醺的快感,就如同蒸蒸日上的乡土经济转型。以酒厂为中心,源村实际上形成了一条以酿酒业为中心的完整生态经济链条:作为造酒需要的原料,农民播种的红缨高梁,收购价已经远高于一般农作物价格;酿酒形成的酒糟,用来制造喂养本土产的肉牛;牛粪经过干湿分离后,又成为培植茶树的肥料。尽管关涉工业和商业,但这是绿色工业和商业的结合,对于青山绿水共为邻的生态并没有形成损害性的开发,反倒有利于维护传统的延续性与经济的上行之间难得的并行不悖。这个小小的生态圈延伸到城关镇,扩大到整个金沙县,乃至赤水河三角洲地带,成为区域经济形态的一个隐喻。

 
返回县城的路上,经过偏岩河,两岸高耸的陡峭石壁下一泓碧玉般的清流,曲折于山间,阵雨落下,水面上激起细密的涡坑,河边垂钓的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安然不动。我正疑惑他们为什么还不动身,雨点又停住了,太阳从云后展露出璀璨光华,让云彩如同镶嵌了金边,仿佛从来没有落雨一般。
 
回望渐行远去的源村,静默无声地藏身苍翠葱茏、雾霭朦胧之处,似乎千百年来没有变化,但变化已然发生,就像旋即恢复平静的河面,静水流深,而雨已经下过。


——摘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二期